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在20世纪初就对职业教育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在20世纪初就对职业教育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8-9。黄炎培的这些思想观点与今天职业教育所提倡的“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黄炎培的思想对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在教育部启动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都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了重点要求。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工学结合是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2]87-90。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岗位见习等。工学结合教学形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模块化教学内容,呈开放型和职业型,教学方法多为教学练结合、手拉手、任务驱动、案例式,“双证”融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校(教室)和企业(实训基地)一体化,“双师素质”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技术能手为主体,兼职教师占较大比例,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等[2]87-90。

二、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3],文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坚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试招生配套改革,加快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等。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方向和重要一环,也是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建设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的必然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推动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使教育与生产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途径

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为借鉴,深刻认识高职教育的规律,深入研究高职院校的内外矛盾,找出一条适应自身建设发展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改革发展之路。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院校的灵魂所在,特色之本,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来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中的位置,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74-76。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qikandaodu/2020/1124/970.html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