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生命教育体系构建探究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健康教育方面,应实施人民生命全过程教育,通过课堂、媒体、社区等构建多元化健康教育结构,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健康教育方面,应实施人民生命全过程教育,通过课堂、媒体、社区等构建多元化健康教育结构,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和学科建设。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高校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但当今大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这类问题的亟待解决为我们在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这一命题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在大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正确认识和重视高等医学院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医学生人格完善,减少校园暴力事件

大学阶段对于医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至关重要,人格结构各方面是否可以做到彼此和谐,这是关键时期[1],如果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条件,将有助于人格发展和进步。而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深入探究生命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方法,对医学生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2]。近年来,全国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令人心寒,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是导致类似暴力事件的根源所在。不知道如何尊重生命,轻视自己的生命,也会导致轻视他人生命;不尊重不珍惜自己的身体,也会对他人痛苦视而不见。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

2.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和社会责任感

医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与人的生命相关,通过生命教育,使医学生明白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减少病人疾病或者死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3]。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老年群体身体机能降低,各类疾病发生率增长,良好的医疗保障变得迫切起来,要求医疗人才具有精湛医术和较高人文素养,对医学生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生命教育对于促进医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人文素质提高、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有助于医学生提升综合素质,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

当今社会的发展迅速且复杂,对于正处于心理成长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压力巨大。这种压力来自于情感、人际沟通、学业成绩、人生理想和自身性格等方方面面。物质社会中的扭曲价值观会对医学生的前进方向和人生目标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迷失自我,严重的可能造成医学生逐渐对自己的否定和质疑,甚至演变成为用极端不理智的方式达到所谓的解脱。因此,将生命教育纳入医学生执业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中与实践中,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与价值,是健全医学生心理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益举措。

4.有利于体现教育的本质,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是应该“以人为本”。人的成长与发展是教育应首先关注的方面,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本质。对大学生开展生命价值教育,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向大学生传授求实、求真、求善的过程,从而引发他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竞争现状、挫折和压力等,使医学生提前在学校获得生存技能和技巧,达到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构建。

5.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当前发生的一些恶劣的伤医事件,加重了医患关系矛盾。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让未来的医护人员深切并具体地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在大学期间树立牢固的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的理念,关注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和家属们的抚慰,缓和医患矛盾,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认识到医生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使命,始终坚定“生命至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高等医学院校生命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统领生命教育体系构建各环节

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同时将其列入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中,融合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确立并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内对学生思想引领的地位。在各教学环节中,以实践项目为依托,通过课堂引导、课外教育、环境影响、朋辈互助等形式,促进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运用到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的全过程,从医学生前期在校内的理论教育,到中期执业技能的实践培训,再到后期学业成果总结,在各个阶段及关键时期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qikandaodu/2021/0314/1169.html

上一篇:高校学生学习成效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浅谈微课在高等学生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