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对分课堂模式下机器人系统技术课堂思政探索与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老师注重教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高等教育学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老师注重教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高等教育学校所有课程都要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育人职责[1]。2017年11月,北京联合大学正式发布《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校专业教师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2-3]。调整课程设置背后,其实是一场全校范围的育人理念的改革。

如何在专业课堂中进行思政教育,把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们能够入脑入心,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这是专业课授课老师需要用心探讨的。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4-5]。它结合了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具体环节设置如下图所示,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刻画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课堂。对分课堂理念清晰、简洁实用,一经推出便获得众多师生的高度认可。截至2015年9月,全国已有10所高校14个不同院系,21门课程共39个班级确定采用对分课堂模式开展教学[6-7]。

对分课堂的基本框架图

二、基本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相比较传统的文科类课程、通识课程中,理工科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似乎更难挖掘。但其实不然,经过我们课程群老师的细致思考与广泛讨论,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所涉及的思政元素其实可以比文科类课程更具体、更接地气。如下表所示,思政元素在理工科类专业课可以表现为具体行业的道德情操与职业操守,可以表现为具体专业领域需要的敬业精神与专业素养,进而可上升为专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以及爱国情怀。而这些都需要专业教师们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成为有家国情怀、有血有肉的工程师,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也至关重要。

思政元素的归类表序号大类具体元素(包括但不局限)1政治认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领导、政治制度、理论体系、发展道路的教育2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使命担当3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4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理想人格、终极关怀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理性思考、批判精神、求实创新、勇于探索、实事求是、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历史思维)5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态度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恪守职业操守、追求精湛技艺,克服短视功利工程伦理、劳动教育6其他正能量的滋养学生成长、成才

三、《机器人系统技术》对分思政课程实践

《机器人系统技术》是一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虽然是一门选修课,但由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该门课还是比较受广大研究生的喜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专业主干知识的传授与理解。对于国产制造业的现状虽然也会提及,但更多的亮点可能在日本、德国等传统制造业强国,毕竟他们相比,我国的差距还比较大,毕竟我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强国。然而,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处在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阶段,好多领域都已经实现“弯道超车”,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认识到国家和人民在诸多领域的辛勤努力,科学家、工程师在各自领域所坚守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乃至爱国情操都应该被传承和歌颂,为此在各类专业课中融于思政元素设计非常有必要,这对增加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专业责任感也大有裨益。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构建

通过世界范围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介绍,让学生体会人类对先进技术的无止境追求,世界各国人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匠人精神。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qikandaodu/2021/0315/1177.html

上一篇: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