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吴晓球:世界一流大学与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6 次浏览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经验,归纳了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发展和社

36 次浏览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经验,归纳了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逻辑,包括:世界一流大学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促进文化繁荣和生态友好的助推器、推动现代化强国经济发展的终极引擎。在此基础上,从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如何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困惑、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五个维度对中国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思考和回答。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如果说教育是开启民族心智、促进国家生产力发展与精神成长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高等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重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正如其所言:"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

(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研究型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3]"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4]"

(三)扎根中国大地创办世界一流大学

关于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关系,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做了清晰阐释。他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5]"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各级各类高校应切实肩负起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努力办好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四)高等教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站在这样宏大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和宽广境界,我们对高等教育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和实践也应因时而新、因势而进。

2013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战胜人类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6]"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站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教育使命和青年成长提出殷切期望和要求,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

(五)明确世界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

传统的世界大学排名陷入"重西方标准、轻中国特色,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正本清源,明确指出:"不要太在意排行榜","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百余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先后经历了师欧、师日、师美、师苏等阶段。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站稳脚跟,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在国际交往中相互借鉴、相互砥砺、相互促进;我们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有自己的品格和特质,才能为世界教育和人类文明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7]。

二、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经验

(一)美国:科技创新与一流大学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优先和超前发展教育是美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全球霸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Obama)曾指出:"21世纪,哪个国家拥有最好的教育,哪个国家就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前后迅速崛起并在过去100年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最重要的动力在于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战"后,在美苏冷战的刺激下,美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经过长达百年的不断积累已遥遥领先于世界。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信息革命,美国都是科技开创者,正是这种开拓进取精神使得美国百年强盛不衰。今天的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科技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得益于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站在科学前沿的一流大学。美国现有高校4726所,在校生2100万人,全日制在校生1800多万人。根据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会2000年分类法,全美共有研究型大学261所,其中61所为美国大学联盟(AAU)成员。美国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占GDP的8%,为世界之最。历年来,美国在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中均遥遥领先。以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THE)为例,美国有41所大学跻身百强,远超过英国(11所)、德国(7所)、中国(6所)、澳大利亚(6所)和加拿大(5所)等国;在排名前10的顶尖大学中,美国占7所。

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授、一流的管理和高度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但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又有自己独特的轨迹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看,它仅用百余年时间就从整体上取代欧洲成为现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

1.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关系被认为是大学与工业界合作的典范,它提出"大学与工业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产业化理念并首创大学科技园模式。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87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已拥有18位诺贝尔奖大师、10多位全美科学奖得主、近百位美国科学院院士、100多位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不仅跻身世界一流学府行列,而且为加州和美国带来无尽财富。然而斯坦福大学在其成立最初的半个世纪表现平平,而且多次遭遇财政危机,直到"二战"后斯坦福大学抓住与政府全面合作的机遇,积极与工业界密切合作。通过产业化办学模式及相关运作,斯坦福大学仅花了40余年的时间就从默默无闻的乡村大学发展到在全美大学名列前茅,成为高科技创新、高层科学家培养的源泉。几十年来,斯坦福大学保持在全球大学中遥遥领先的地位也主要得益于这种产业化教育个性的发展。

2.卡耐基-梅隆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发展道路凸显出战略机遇和规划的重要性。卡耐基-梅隆大学从1960年开始通过战略规划等措施,审时度势,锐意进取,从一个中流的全国性大学跻身美国一流大学,在一系列前沿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走出一条跨越发展的道路。1972-1990年间,战略规划大师萨特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校长,他通过战略规划明确比较优势,抓住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确定本校可能占据领先优势的学科领域,在计算机、机器人、软件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空前发展,从一个区域优秀大学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卓越研究型大学。由于受资源限制,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总是在不断搜寻新的发展机遇,审视现有资源配置,将资源集中到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以在较短时间确立并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

3.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是精英学府的典范,一直秉承"小而精"的办学理念,造就了享有盛誉的科学殿堂。其规模之小,现仅有本科生约900人,研究生1100人,研究生数量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5%。创校一百年来,只有17000名毕业生,还没有清华大学现有学生的整体规模大。教师只有1000人(含博士后人员,其中教授280余人)。但加州理工学院大师云集,群星璀璨。迄今该校有27名校友或教授获得28次诺贝尔奖;40人获得国家科学奖章;9人获得国家技术奖章。现任教授中有63名国家科学院院士,29名国家工程院院士,75名国家文理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始终秉承"科学家办学"的传统,坚持"小而精"的办学思想,使它在很短时间成为全美国接受自然科学培训的最佳地方。

总体来看,美国高校以最优越的条件汇聚了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再加上一套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得美国高校具有全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校无法比拟的创造力和驱动力。

(二)英国:罗素集团大学的突出贡献

英国研究型大学不断审视自身办学定位,调整内部职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为英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特别是以罗素集团为代表的24所研究型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大使命,在英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有着卓越表现,在英国科研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据罗素集团官网显示,在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前10位的顶尖大学中有4所是罗素集团大学,并且17所罗素集团大学排前100名,24所排前200名。从人才培养来看,罗素集团培养了英国61%的博士生,仅牛津大学就培养了27位英国首相、至少30位国际领导人、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20位奥运会奖牌得主。高水平的协同科研集群、卓越导向的大学科研评价机制、多元密集的科研资金保障以及国际科研合作等多维策略共同推动罗素集团卓越科研能力的提升,使其成为国际卓越知识网络中心和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基地,也成为英国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

英国研究型大学以极高的生产力和科研质量享誉全球,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不到世界人口数的1%和世界研究人员数的4%占据国际引文的12%,并占据世界高被引论文中的16%,而这其中有75%是由罗素集团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

1.牛津大学。在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牛津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追求卓越作为办学目标。牛津大学前副校长莫里斯·博拉指出:"当代牛津的基本任务有四:培养领袖人才,科学研究,培养新型的学者和科学家,通过学院传递文明文化。"罗素集团八大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人才。

2.剑桥大学。剑桥大学的自由教育传统悠久,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学生自由的心灵,反对教育功利主义。剑桥大学前副校长约翰·巴特菲尔德曾强调:"我们需要警觉,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在人才培养上,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脱胎于古典大学,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延续了其一以贯之的历史命脉,侧重于培养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精英。

3.帝国理工学院。作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工科院校,帝国理工学院在"努力实现科学、工程、医学和商业的研究和教育的持久卓越,造福社会"的目标定位下,打造"学生品牌",专注于"培养下一代科研人员、科学家和学者"。帝国理工学院是一所以科学技术见长的大学,秉持"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守护者"的校训,侧重于发展科学、工程、医学和商业4个主要的特色学科,坐拥73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84位皇家工程院院士和78名皇家医学院院士以及14个诺贝尔奖和2个菲尔兹奖获得者,培养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医疗人员,使其在英国享有如同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一样的盛誉,也使其工科与牛津的文科、剑桥的理科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4.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为世界著名的文科学府,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长期致力于社会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该校的特色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培养了众多的世界领袖、政府首脑、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法官,其中包括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至少34位国家总统或总理,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英国乃至世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卓越贡献。

(三)亚洲后发工业化国家:人才与创新

近年来,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都有不俗表现。

1.日本。近年来,日本政府确立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新战略,2002年实施"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2014年启动"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擅长模仿不擅创造的局面。与此同时,日本非常重视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2011年,日本在大地震爆发后先后颁布《第四期科技计划》《第二次研究生教育要纲》两份重要文件,把目光投向创新人才培养,这既是对日本长期以来擅长模仿短于独创这一批评的积极回应,也是日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出的必然选择。

2.韩国。为促进韩国大学迈入世界先进大学行列,韩国政府先后实施了"BK21"系列工程和"WCU计划"。早在1999年"BK21计划"一期工程之初,韩国政府就提出要建设具有世界一流研究水平的研究生院,旨在为韩国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科研和人才支持。2008年6月,韩国教育科技部公布实施"WCU计划",以推动本国世界级高水准优秀大学的培育。韩国提出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和学术排名的目标明确具体,并达到了预期效果。2019年,韩国有5所高校跻身QS世界大学排行榜百强,并有30所高校上榜,这极大鼓舞韩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迈向世界一流的信心。

3.新加坡。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一流大学建设的赶超速度惊人,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较好借鉴。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超越了发展阶段说和原始积累说的思维框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世界排名的惊人跃升。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以极快的速度分别跃升至全球第11名和第12名。与欧美国家高度市场化和社会化的高等教育体制相比,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体制与中国更为接近,即都是国家推动和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体制。新加坡能在短期内取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大突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原因:①正确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及其核心构件,即"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管理";②立足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和国际化的合作交流;③研究密集型的办学定位和最大限度的鼓励创新。

(四)拉美:高等教育的困境与中等收入陷阱

"二战"前,拉美大学服务于教会和殖民统治,受宗教影响深厚。19世纪,各国从教会手中夺回教育的主办权,开始走向世俗化,具有反宗教色彩。拉美大学承担起培养政治领导人、激发意识形态之讨论、促进社会变革、保存和传播当地文化传统等社会重任。受法国模式影响,一些国家(如智利)通过为大学提供经费支持以间接控制大学。"二战"后,拉美大学日益表现为对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组织的依附发展,在美国模式和"华盛顿共识"影响下,拉美公立高等教育开始市场化运作,政府的教育财政支出大幅度缩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模式改革宣告失败,高等教育也面临种种困境。高度市场化和去中心化的教育体系非但没有提升拉美的教育质量,还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程度。由于缺乏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大学教师更乐于从事教学工作而非科学研究。但是,以教学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难以承担为社会、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重任。拉美国家在知识生产和转移方面依赖其他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极易受到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呈现出反复动荡的局面。

(五)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初期,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很低。全国5.4亿人口,文盲率高达80%;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1.32%。由于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百废待兴,GDP总量水平很低,所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极少。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一个文盲人口占比80%以上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到2018年小学阶段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已经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他各类教育蓬勃发展,2018年学前教育在园儿童人数4656.42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8%,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举世瞩目,在全面实现大众化之后,正在向普及化快速迈进。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7%上升至48.1%,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3833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近16倍;②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我国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与5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③人才培养和科技供给水平显著提高:"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教育项目实施,我国高校在全球位次整体大幅前移,近100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首先,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促进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相应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其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引导招生就业从"统招统分"向"自主选择"转变,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需求。招生制度由"双轨制"到"并轨制",毕业生制度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些改革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使得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最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向"两级管理、分工负责"转变,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淡化和改变了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增强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其自觉调整服务对象,增强高等教育为地方和区域经济服务的力度。

三、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逻辑

(一)世界一流大学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作为中等收入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上,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科学水平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同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只有通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努力缩小这种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支撑。从国际经验和研究数据看,从低收入阶段到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基础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而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发展阶段,教育质量相比教育数量、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高级技能水平相比基础技能水平,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范登布什和阿吉翁等认为,接近技术前沿的国家应该更多地投资于高等教育,因为这样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这些国家达到技术前沿的位置。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迈进,必须重视高等教育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需要高水平大学的支撑,需要原创的学术成果,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文化引领。

(二)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政治功能的深刻阐释。

现代化强国要有现代的治理结构,这要求扩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特别地,要通过一流大学所孕育的文化和理念增进人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和对政治生活进行民主参与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准备。同时,为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发挥高等教育特别是一流大学在调节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积极向上流动的作用机制,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才有能力扶贫、实现脱贫,才有可能在经济增量基础上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高等教育对政治秩序的维护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通过传播特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②通过选拔、培养国家管理人才,促进政治秩序的稳定;③通过形成舆论、思潮,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秩序。

(三)世界一流大学是文化繁荣和生态友好的助推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9]"高等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延续文化;②选择、整理文化;③创造、更新文化。

要满足人们对文化繁荣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加快文化建设;要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就必须大大提高全体居民的教育水平,增进人们对良好生态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和自觉保护,从而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四)世界一流大学是现代化强国经济发展的终极引擎

我国要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就必须通过高等教育,特别是一流大学源源不断培养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大批各种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并通过一流大学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源源不断地产生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只有这样我国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梦想。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依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一流人才的成长与培养需要一流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3]。

四、中国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一)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可持续增长、文化繁荣与生态友好等各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尽管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数量来说,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①高等教育总体质量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②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尚未达到普及化的水平,而且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都非常大;③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还难以完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的需要;④高等教育现有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还相对滞后于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的要求;⑤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还跟不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需要;⑥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管理水平、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与效益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发展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有特殊的责任,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最多的大学生、第三大的外国留学生。中国是一个建立了新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当前中国教育体系面临的考验在于:如何将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更依赖国内消费的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经济,推动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对于这一转型至关重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力争在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为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

(三)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世纪之交的"985工程"迅速把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由政策层面推向学术层面。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以下两种认定方式。一是国际可比指标。全球有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30多个,其中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THE)、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QS)、美新周刊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最具影响力。总体而言,这些排行榜在指标和权重上偏重科研,兼顾教学、社会声誉,偏重规模,兼顾结构,偏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理工学科。二是文化影响力,也就是国家民族影响力和世界文明影响力。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另一种是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所谓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大学植根于独特的文化土壤,有自身的使命和价值观,有深沉而远大的抱负,能够为其他国家、其他文明提供实质性的启示和借鉴。

(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困惑

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有超过20年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启示,也存在一些困惑:唯功利主义,缺乏长远眼光,一定办不成一流;唯大学排名,缺乏理论创新,一定办不成一流;唯西方标准,缺乏文化自信,一定办不成一流。

过于功利一定办不成大事。根据政府与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全球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两大体系:盎格鲁-撒克逊体系(英美体系)和罗马体系(欧洲大陆体系)。盎格鲁-撒克逊体系遵循市场逻辑,奉行自由主义理念,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自由竞争的产物,遵循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自然演化逻辑。罗马体系遵循行政逻辑,奉行国家主义理念,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由政府指定,这种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原则是政府主导的,大学等级由政府分配给各院校和高等教育各部门的职能、权利、特权和资源决定。在上述4家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英美体系的成就远胜于欧洲大陆体系。这一现象为我们反思政府主导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契机。

(五)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1.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扎根中国大地,深植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土壤,吸收传统营养,结合现实国情,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使命。中国大学应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办成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高地、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这也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2.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球高等教育大致包括两种成长逻辑:一是自然演化逻辑,以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为代表;二是建设逻辑,以欧洲大陆高等教育体系为代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结合建设逻辑与演化逻辑,以建设逻辑创建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演化逻辑培育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最终由建设路径过渡到演化逻辑,从简单的定量比较走向内涵发展。

3.要有恰当的治理结构。中国大学的治理与制度创新、在大学发展的共性问题上借鉴国外经验,必须考虑基本国情与文化根基,必须有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我们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加强学术引导力?一方面,以教授和学生的利益为核心构建大学的利益生态和核心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要尊重学术共同体的"人格"特征,大学知识分子具有学术人、公益人的角色,也具有理性经济人的角色。

4.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但学习不是照抄、模仿西方一套套"时髦"的体系来解释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我们需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和理论革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双一流"建设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但是,这里的扎根中国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眼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转化西方的经验与教训,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因此,"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的原则。其中,扎根中国是根本,融通中外是关键。

(原文刊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年3月,第一期)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4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关东学刊》投稿信息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