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教育部将推出两个“西三角”高等教育战略支撑

来源:高教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近日举行的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育部直属高校 工作 办公室主任吴岩指出,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推出两个“西三角”高等教育 战

在近日举行的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吴岩指出,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推出两个“西三角”高等教育战略支撑点。

2018年后,我国确定了“四点一线一面”为战略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这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所谓“四点一线一面”,是指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以及中西部地区。

吴岩指出,在这个高等教育布局中,“中西部是弱点中的弱点,短线中的短线,短板中的短板,卡脖子七寸的七寸”。

因此,中西部高等教育必须有新的战略支点。西北、西南这两个“西三角”就是从“一面”战略布局中拆分出的两个战略支点。

实际上,教育部高教司2020年工作要点已经指出,今年将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印发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若干意见,打造西北、西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支点。

吴岩指出,要把每所高校点的发展变成紧紧地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集群发展。这或是两个“西三角”战略支点的关键。

高等教育普及化“C状滞后区”

为何西部高校要从点的发展变为集群发展?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

我国高校空间布局结构不平衡,呈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密集、中西部稀疏的“东高西低”格局。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在东、中部省会城市相对较为均衡,而在西部,除昆明、西安等几个城市外,其他省会城市高校数量相对较少。

在高等教育资源向地级市的扩散中,西部地级市高校的发展与东、中部相比较为缓慢,办学资源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现象。

区域之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呈现一定的不平衡:在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中,东部入选87所,占绝对优势,而中西部共有53所;入选“一流学科”的高校数在区域间差距更为悬殊,东、中和西部高校入选学科数分别为331个、83个、51个。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硕豪的统计还发现,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普及化,但各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差距较大。到2020年,广东、江西、广西、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10个省(区)无法实现普及化,在中国地图上显示出一个高等教育普及化“C状滞后区”,这个“C状滞后区”覆盖的10个省(区)中有8个位于西部。此外,西部12个省区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东部11个省区市平均差距达13个百分点。

集群发展不是建大学城

那么,西部高等教育如何集群发展?

适度“抱团取暖”将成为西部高校质量提升的必需。

2019年9月,教育部在对一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回复中称,通过建设若干个高等教育功能区,引导中西部高等教育主动对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综合考虑地缘、交通产业文化和自然禀赋等因素,调整优化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等,形成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大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建设高等教育功能区,不是以往地方政府建设的大学城,给一些高校建设新校区,用以拉动房地产开发和促进消费。而是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和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域教育协作。

中心城市率先集聚高教资源

高等教育集群发展需要从以往粗放型的省域布局转变为精细化的城市布局。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认为,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高等教育重心逐渐下移,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凸显地方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将更有力地服务于地级市、县(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布局正在呈现均衡化特征,青岛、深圳等新兴城市正在快速积聚高等教育资源,而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仍集中在中心城市。随着西部人口流动的趋势,这样的资源分布特征或将更为鲜明。

从城市来看,西安的本科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武汉。这主要得益于这两点:抗战时期的院校大转移和建国后的三线布局,由此产生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0/0907/534.html

上一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最新排名出炉!南科大
下一篇: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

高教学刊投稿 | 高教学刊编辑部| 高教学刊版面费 | 高教学刊论文发表 | 高教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