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作为传统国际化高等教育的拓展方案,在地国际化立足本土的优势使其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新发展方向,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在地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我国一贯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当前,在地国际化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走向,许多高校启动了国际校区建设、积极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能够以新模式有效助推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改进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效益、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明确了原则与指针。《意见》指出,将支持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引导高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并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制度、工作机制、管理措施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助力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意见》的出台无疑对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的新探索、开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发挥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发展演进使国际化开放合作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形态,并不断丰富和活跃高等教育的内在机理与价值追求。立足发展实际,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积极探索国际化开放办学的推进策略与办学形式,由单向鼓励学生进行跨国学习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学院、中外合作大学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速度在不断提高、推进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在国际教育资源日渐丰富和国际化办学条件日臻成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全球化、国际化、跨文化、信息化的社会,在本国教育的土壤中,积极利用、拓展、配置本土和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国际化的教育过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并培育国际化人才,将成为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优先举措。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有效实施在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本土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同时,在科学把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辩证处理优势文化的借鉴与本土文化的秉持之间的关系方面,也具有积极正向的现实意义。
自国家部署“双一流”建设以来,“双一流”名校纷纷启动国际校区建设,这是深化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的一种新探索,预期将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完善办学体制机制等方面寻求撬动我国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支点,走出一条与社会和地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发展之路。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的现实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探索,更是一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行稳致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深化在地国际化办学的现实基础
作为高等教育的后发国家,在40多年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的进程中,国内外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教育教学理念,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较强的内在张力。同时,在学生与人才流动的“逆差”态势及对境外高等教育的学习效果无法有效评价的困境下,以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处于不完全自主的境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以及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形式与内涵的日益丰富与深入,我国目前已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在地国际化办学的条件与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诸层面。
就国家和地区层面而言,首先,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领先要素,并有配套体制、机制及利好政策的有效支撑,人员国际化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在一些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化社会环境的氛围。2018年,来华留学生数量已突破49万,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地位,学历学生比例不断上升,就读汉语以外专业的学生规模显著增长。各类国外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较往年有较大增长。国家公派留学生在关键领域形成“人才高地”,为学习教育科技强国经验不断储备人才力量。
其次,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正如《意见》所指出的,“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坚持包容开放的态度,以国际化、全球性的视野与格局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活动,在本土形成了多元、共生、共处的良性文化社会生态。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0/102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