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共同目标加强国际合作
报告还认为,健康危机与经济社会危机相伴,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录取、培养和就业等。为此,大学和高校应积极制定相应战略计划,努力为学生和高校提供经费支持,推动性别平等,并对受教育权这一概念进行升级和拓展。
构建更包容和可获取的大学
报告建议,高等教育机构首先要在科学与社会之间搭建一个稳固的桥梁,进行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其次,适时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并推动高等教育机构更具创业精神和跨学科性,以应对未来挑战。再其次,加强研究和创新分享与合作,并促进相关领域向世界开放。最后,更新学界评估标准。传统评估指标侧重于出版物数量、影响因子和全球排名,但决不可以此取代专家判断和定性评估,同时还应关注科研操守、创造力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等。
推动研究与创新服务社会变革需要
报告表示,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内,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定了一个更细致的教育框架,为教育的每一阶段明确了特征和使命。其中,高等教育为青年未来职业发展和成为合格公民搭建桥梁,因此对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变革作用。国际大学协会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变革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功能;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通过联系当地社会与国际社会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表示,鉴于当前复杂形势,没必要采用一种标准化治理模式,但须认真学习成功治理模式的四个因素,包括尊重机构文化、确保学术团体参与相关决策过程、适当推动与其他大学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加大当地社会对大学事务的参与力度等。报告还提出,高等教育机构应提升相关人员专业背景,如新聘用专家应具有新兴学科背景等。同时,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界限日益模糊,应推动高等教育机构打破壁垒,吸引更多具有开放性、合作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还应重视青年和女性人才,不断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和领导力建设。
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行动,相关国际化政策与实践可以成为内部变革的催化剂,但不能与所属机构割裂开来。譬如,它们可以成为教育变革实验室,但不能违背机构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特征,而尊重并维护其身份与独特性,是所有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必要基础。为此,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程度须在竞争与合作、差异与融入以及独特性与同质性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好地服务核心理念和使命。当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还应将机构灵活性、开放性与加强透明性的承诺及创新的魄力结合起来。
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新愿景
报告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应关注人文学科,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环境、他人及自己。而且,对于人文学科的理解不应是割裂的,而应在知识生态系统框架内,与科学、技术及其他领域一起通过系统思维进行理解。
近日,由全球大学创新网络(GUNI)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合作编写的世界高等教育报告--《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新愿景》在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布。报告从八个方面描绘了全球高等教育现状与趋势,并对未来10年及以后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勾勒。
当前,全球挑战、科技创新、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变革正在影响全球各项工作领域,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要求人类采用新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当前人类所获取的技能和未来10年工作的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匹配。报告认为,我们需要推动劳动者终身学习、再培训与获取新技能,甚至做好对职业部门进行改革的准备。
报告建议,高等教育应在变化的世界中推动人文主义,并从三个方面培养未来公民。首先,学会融入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发布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学习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但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这些支柱概念应进行扩展,如学会共处须超越人类互动范畴,关注环境人文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其次,学会与社区融为一体。高校及相关工作人员应主动服务于社会,借助人文学科将各相关方联系起来,创造网络,构建多样化、全球化社区,聚焦培养未来公民,并注意求同存异。最后,学会开发个人潜能。关注个人及情感的作用,特别是注重艺术、绘画、文学、音乐等在情感中的中心作用,帮助个人平衡生活并享受生活的过程。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网址: http://www.gjxkzz.cn/zonghexinwen/2022/0901/2071.html